总是皱眉的村支书:
认识陈小明叔叔是因为我的父亲与他是好友。小时候我就对陈叔叔印象颇深,年幼的我总是好奇为什么他的名字竟然和小学课本里的一模一样。但是陈叔叔长得一点都不像课本插图里的陈小明。每次见到陈叔叔,他总是皱着眉头的样子,看起来心事重重。有一次问爸爸:“爸爸,陈叔叔为什么总是不开心的样子啊?”爸爸讲起了他的故事。陈叔叔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的爸爸去世的早,有眼疾的妈妈一个人拉扯着4个孩子。小时候家里是茅草房,大风大雨茅草屋扛不住,妈妈就又抱又拉的带他们到庙堂或是凉亭借宿一晚。我打断了爸爸:“可是现在生活这么好了,陈叔叔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爸爸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继续讲着。终于陈叔叔长成了一个小伙子,农村的水土把他养的黝黑黝黑,但看起来却特别精神。陈叔叔很早就想入党,但每次组织来考察他总是紧张害羞的答不上话来,所以一直没入成。但幸运的是靠着一板好身体,陈叔叔参军入伍了。在部队,他表现很好,部队那些苦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也就是在部队,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几年后,他进入了潘板村村委会工作。从此,他的眉头就没展开过。“那一定是因为村里的事情太麻烦了对不对呀?”。爸爸摇摇头,你自己想吧。
来势汹汹的疫情与单纯的村民:
乙亥年腊月二十六,陈小明叔叔陪着媳妇去了湖北宜昌的丈母娘家。没想到去时欢欢喜喜的一家人,腊月二十八回来时却开心不起来。在宜昌的3天里,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以其迅速的传播速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时的潘板村村民却还住在祥和的象牙塔里。尤其是最易感的中老年人群最不信邪。“连非典我们都没事,这次能有什么事?”“武汉离我们这么远,八竿子打不着”。但是陈叔叔心里却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多年基层工作的经验加上不断学习的理论知识让他意识到此次疫情来势汹汹。大年初五乡镇下达了通知,与武汉有过任何接触的人员需要被居家隔离。通知一出,部分村民们都有些排斥。“大过年的不走亲访友就算了,隔离起来多没面子啊”大家抱怨着。
被隔离不丢面儿
这时候,陈叔叔站出来了,他主动向上级汇报自己去过了宜昌的情况,请求马上被隔离。
村支书被隔离,成为了那几天村庄里最热闹的话题。渐渐的,村民们的想法开始改变,“小明被隔离都是为了咱们村,他是害怕万一自己携带了病毒,传染给我们”。“被隔离是为了保护健康的人”“我们应该主动上报自身情况”“对!自觉做好居家隔离,是一件很“有面”的事。”科学正确的抗疫观念很快在潘板村传播开来。村委会的电话热闹了起来,不仅是去过湖北,去过浙江重灾区温州,台州的村民也都积极上报情况。大家默契的不串门,促膝长谈变成了煲电话粥,连村里的爷爷奶奶们也变成了一个个低头族。被隔离的家庭也没有怨言,农家自备的小酒小菜加上志愿者采购也足够居家待上14天。是陈叔叔的举动改变了这个村庄的防疫氛围,科学防疫,主动配合,成了这个杭州西北部的小小村落对抗病毒最有力的武器。
我终于明白了
小明叔叔忙了半辈子,这应该是他最长的假期了吧……我心里这样想着。爸爸打断了我,问道“露露,你又在发什么呆?”“我在想陈叔叔这些天在家干什么呢。”“你陈叔啊,最近忙的焦头烂额呢。”原来,被隔离的陈叔叔一直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在村里设置路障,每天下午必须广播疫情情况,给隔离的村民每人发上一个温度计,菜市场门口登记体温,每家都得有通行证……。每天陈叔叔都细细交代着自己的同事们,生怕遗漏了什么。陈叔叔不能亲临现场,他就让工作人员拍照片给他。“村里怎么样,今天有人发烧吗?”成为了陈叔叔的口头禅。什么都不要紧,村民的健康最要紧。那天,医生上他家来给他抽血。他硬是拉着医生把村里的老老少少都问了个遍,带着口罩的两人聊了一个小时。陈叔叔说:“手机上他们也都跟我说了没事,但我还是是放心不下啊,我们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不能再让村民吃苦啦。”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千古佳句。我终于明白了,陈叔叔皱眉的原因。
先村民之忧而忧,后村民之乐而乐就是陈叔叔的写照。心里最牵挂的是村民,最惦记的也是村民。儿时的辛苦让陈叔叔更加珍惜现在的日子,这份珍惜不仅为自己,更是为了村里的百姓。疫情是一面镜子,反射着中华儿女最璀璨的光。这镜子里有第一时间奔赴武汉的李克强总理和调任湖北省书记的应勇同志。有83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和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有捐款过亿的马云、马化腾和韩红基金会。当然还有一个老是皱着眉头的陈小明叔叔。